大玩家的户外服装选购指南

 GearKr  32  12747

alpha浜у搧.jpg

接触户外装备也有一年多了,从8264论坛启蒙,到自己日益热爱,建立玩家大本营,与各路友人一起参加户外活动,一起专研装备知识,深感户外装备领域博大精深。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受玩家大本营影响,从逛街都嫌累变成痴迷户外,挑战虐线。也有越来越多朋友开始置办户外装备,但是看着店里五花八门的品牌款式不知从何入手,于是向我征求意见,对于新手的装备选择性困难,大玩家我是深有体会,因为一年前我自己也是小菜鸟一枚,当时网上四处搜索资料发帖咨询的痛苦历历在目~说实在话,目前国内全面、专业评测户外装备的系统性文章还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停留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且偏重主观感受,缺乏横向对比,与国外的专业评测水准相去甚远。为了让新入门的户外爱好者不再有我当年的苦恼,干脆自己撰文一篇,先分析户外服装,从内衣到外衣一网打尽,为后来人指路,力求做到一文在手,选购无忧。所知有限,如有错漏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正,目前只是最基础的1.0版,今后会根据大家的反馈意见不断增补修订~~

    所谓户外服装,当然关键是户外二字,所谓户外,其实包罗万象,登山,攀岩,徒步,骑行,显然是户外,冲浪,滑雪,探洞,垂钓当然也是户外,再发散一下思维,街头运动如街舞、滑板,户外工作如军事、维修,也统统可算作户外范畴。篇幅所限,今天本文仅限于受众面最广的户外活动:登山和徒步活动的户外服装。
在开始正文之前,大家先得有个基本概念,一件户外服装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它标价后面有多少个零,也不取决于它上面挂的是什么品牌的标。最重要的因素,是它采用了什么性能的面料,以及款式设计是否合理。因此,接下去的分析,大玩家会着重从面料角度对各类产品进行分析。

    登山和徒步的着装有个传统的穿法,就是老驴们经常说的三层着装:排汗层,保暖层,防护层。想采购户外服装的朋友可以按图索骥。

大玩家的内衣篇

户外运动往往强度大,排汗量高,如果汗液凝结在体表,因为液体导热率是空气的20倍,所以很容易造成人体迅速失温,恶劣环境下甚至危及生命,皮肤长期被汗水浸泡也容易滋生皮肤病。因此,在所有户外服饰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合格的户外内衣,其重要性堪比鞋和背包。

一件合格的户外内衣,首要的性能是排汗,它的任务是在汗气从毛孔排出,尚未在体表凝结时,将汗气从内衣里面导出,换句话说,户外内衣面料要同时具备两种特性,内层吸汗,外层排汗。同时,还要考虑它保暖程度,活动弹性,及贴肌肤的舒适度。

面料解读

我们日常内衣常用的棉(cotton),因其只吸水不排水的特性,在户外界被称为“死亡面料“,无法制作户外内衣。目前户外界制作内衣主要有两大系的材料,化纤和美利奴羊毛。先说美利奴羊毛,这是一种产自澳洲的精选羊毛,单支直径和长度均达到极高的标准,并且无毛髓,才能成为“美利奴”,这种羊毛体感舒适,保暖一流,并且其羊毛结构有先天的排汗性,是上天恩赐的制作户外内衣的完美原料,缺点是价格偏高,略显娇贵,需要小心存放防止虫蛀。

户外界最有名的制作美利奴羊毛的厂商是IceBreaker和Smartwool。这两家的所用羊毛品质最高,产品线最齐全,其中Icebreaker的内衣款式尤为丰富,其内衣分为三个厚度级别,150,200,260,分别对应不同温度,高端款面料带“GT”后缀,其中掺以独特莱卡纤维,使排汗性更上一层楼。除此之外,IBEX,I/O等家的羊毛内衣也不错。

除了羊毛内衣以外,另一内衣面料大系就是化纤面料,完全使用人类智慧创造的吸汗排汗纤维。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化纤往往不具备吸水性,并且触感生硬,是无法制作户外内衣的。而户外界使用的化纤则不同,内层往往是人工构建的管道纤维,把体表散发的湿气快速吸收,传导至外层纤维,而外层纤维则构建最大化的表层面积,达到最快的排汗速度。

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美国Polartec LLC.出品的Power Dry,排汗性极强,同时兼具一定保暖性。

国内最泛滥的户外内衣,巴塔家的C3就是采用这种面料,其他厂牌的基础排汗内衣也大多是这种面料。

相比起来保暖性更强,更适合冬季穿着的面料也被Polartec家垄断,叫做Power Stretch,透气性和体感略差,但保暖性极为霸气,几乎一件这种面料的内衣加一件轻薄防风外套,就可以Hold住南方的冬季。

具体款式有鸟的RHO AR,巴塔的C4,Rab的CS等等等等,广泛被各大厂牌的冬季保暖内衣所使用。

炎热天气下的的户外内衣则完全摒弃保暖性,最大化排汗性和速干性,同时也经常有防紫外线的强化,这类轻薄款面料目前比较多样,比较有名的有杜邦公司的Coolmax面料,也有各家厂商的自主面料,如巴塔家的C1,C2,ExOfficio家的Give-N-Go,鸟家的Phase SL,不少运动品牌也有类似产品,不过因为户外夏季着装以耐磨防晒的快干衣为主,夏季内衣重要性相对较低。

化纤内衣和羊毛内衣各有所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羊毛内衣保暖性优秀,同等厚度下保暖性无人能及,化纤内衣则排汗性突出,并且有Powerstretch的超厚款。

OK,前面这么多长篇大论,比较偷懒的童鞋可以直接跳过,现在开始正式的款式推荐。


性价比之选

选择合适的内衣要看具体使用环境,也得考虑个人预算,如果最求最大性价比,化纤内衣可以直接选择巴塔家C系列,C1-C4能应对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虽说款式用料都一般,但官网经常4折5折放货,真可以称得上白菜价。淘宝上一件C3也就200出头,都不用费力气海淘,可谓省时又省力。

喜欢羊毛款的可以入打折王Stoic家的羊毛内衣,也有大量5折货等你入手。

完美之选

如果要追求完美,那就得破费一点了,越是好东西就越是抢手,当然也越难有折扣。

春秋款以Powerdry面料为主,目前最优秀的款式是Cabela’s E.C.W.C.S. Thermal Zone Baselayer,去年同时获得Backpacker编辑选择奖和APEX大奖,根据人体各个部位排汗量的不同使用了三种不同厚度和织法的Powerdry面料拼接,在内衣设计的Body Mapping上发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这对于业界来说是个很好的示范。

Cabela's E.C.W.C.S. Thermal Zone Baselayer.jpg

    除主流的PowerDry产品以外,在这里特别推荐始祖鸟的内衣产品。鸟的大部分内衣使用自家面料,但其自家面料用料奢华,绝不会比主流面料差,并且不少款式均掺入银离子杀菌除臭纤维,尤其是鸟的RHO LT,在春秋款内衣中表现突出,OUTDOOR装备实验室最佳内衣得主,采用鸟的自家Torrent面料,保暖性相对更高一些,舒适性极佳,排汗性略逊,并且想刚才提到的,Polygiene技术排汗除臭,综合评分也是一流水准,大玩家走大香格里拉环线时就创下连续10天穿RHO LT没换内衣的记录。。。。

Rho-LT-Zip-Neck-Black.jpg

冬款是Power Stretch的天下,最佳款为猛犸象Mammut的Moench,采用最优秀的Power Stretch pro面料,性能为同类产品极致,并且UPF防晒指数达到50+,内外穿皆宜(Power Stretch本身即是一种介于内衣和中层之间的抓绒面料)。同时鸟的RHO AR也以优秀的做工和贴身的剪裁与其分庭抗礼,不过切记,Power Stretch的内衣体感并不算上乘,并且过于保暖可能会对城市穿着造成困扰。

Mammut Moench.jpg

Rho-AR-Zip-Neck-Black.jpg

如果更喜欢原生态的美利奴羊毛内衣,那更好选了,春秋直接选择IB的200厚度顶级款Chase和Spirit(Chase有排汗孔设计,排汗更优秀,但体感下降),冬季选择260厚度顶级款Pursuit,保暖性虽不及Power Stertch类内衣,但舒适度和排汗性优势很大。

Icebreaker Chase GT200.jpg

Icebreaker Spirit GT200.jpg

iCEBREAKER pursuit GT260.jpg

轻薄速干之选

天气回暖之时的户外活动还是以速干T恤为主,轻薄款内衣相对而言穿着机会比较少,大玩家也没有特别的喜好,实在需要可以搞鸟家相对做工精良的Phase SL,Exofficio的内衣也不错,不过略有些容易变形。

Phase-SL-Crew-LS.jpg

户外环境温差大,尤其是在攀登雪山,或者冬季徒步的时候,很容易遭遇极低气温,记得前两年我在黑龙江从雪乡穿越东升林场,即使白日高悬,气温也低于零下20度。这对户外保暖层提出的保暖要求就远非日常保暖服饰可比。而且,户外活动往往要求较高的机动性,如果穿着过于臃肿,就会严重影响行进,所以,如何最有效率地保持体温,就成了各大户外装备厂商多年来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

时至今日,户外保暖技术已非常成熟,在纳米技术和越来越高的制作工艺支持下,我们可以轻易地买到性能堪称神奇的保暖服装。承接上篇的风格,今天我将继续从面料角度对保暖层进行分析。

目前保暖层市场四足鼎立,羽绒,抓绒,棉服,羊毛四大面料分疆裂土,各自为王,因为这四种面料都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和劣势,无法相互取代。

大玩家的抓绒篇


首先让我们来从最好选的抓绒领域看起。为什么说抓绒好选呢,因为抓绒市场被美帝Polartec彻底垄断。如果哪件抓绒衣用的不是P家的抓绒面料,它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抓绒(某些奢侈品用的神秘意大利抓绒除外),只要搞懂了Polartec,你就搞懂了抓绒。

 优点:

在四大保暖面料里,抓绒的最大优势就是无可比拟的透气性,因此它成为了所有保暖层中最适合在大强度户外运动中穿着的服装类型。

缺点:

抓绒的劣势是同重量下保温性最差,并且毫无压缩性,不方便携带。

 Polartec面料解读

P家抓绒面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可以分成若干系列,PowerDry,Power Stretch,Classic,Thermal pro,Windpro,Windbloc。前面两种你一定会觉得眼熟,没错,我们在内衣篇已经分析过了,这是广泛运用于内衣领域的材料,这就是Polartec魔王的厉害之处,把抓绒玩的炉火纯青,通过改变织法和结构,可以让抓绒满足内衣面料的细腻特性,再改变一下织法和结构,抓绒又会摇身一变成为强悍的软壳面料,这个会在第三篇保护层篇里详述,暂时略过不表。

 PowerDry

具有内层导汗特性的微方格织法抓绒面料,如果将其内层的绒毛加长,就会变成称作PowerDry Hi-efficiency保暖抓绒面料。这是P家较为轻薄排汗的一种面料,广泛用于春秋薄款抓绒,如巴塔R1,大象Eiswand Light等款式。外表光滑可以外穿,弹性良好,内层亲肌肤,贴身穿问题亦不大,是春秋天最机动的一种抓绒类型。

 Power Stretch

同样运用于内衣领域,并且是内衣界最厚最保暖的一种面料,如果放到保暖层领域,那就不值一提了。因其弹性优异,表面光滑,但最大厚度有限,一般用来制作可单独外穿的薄款春秋抓绒衣,这种衣服其实也就是在PowerStretch内衣的基础上加个全拉链,加两个口袋啥的。。。比如巴塔C4全拉链款。这种面料也经常被用来搭配在其他类型抓绒衣的活动部位,强化机动性。

 Classic

P家老款基础抓绒面料,目前只运用于入门的抓绒衣,或者极薄款抓绒,如果见到请直接无视。

 Thermal pro

目前最主流的抓绒面料,排汗一流,重量保暖比为P家最强,全面取代Classic,如果你想正正经经买一件抓绒中层,那瞄准它就对了。几乎目前所有中高端的中等厚度抓绒都采用了这种面料,几乎每个厂牌都有(除了不上进的土拨鼠),如鸟的Apache,巴塔的R2,大象Eiswand,TNF的Quantum,不一而足。Thermal pro的长绒版称作Thermal pro Hi-Loft,用于制作冬季长毛抓绒,如鸟Delta AR,巴塔R3,螺母Monkey,Westcomb的Peak等等。

 Windpro

P家新研发的一种抓绒,织法细密,厚度有限,在保证高标准透气性和舒适性的基础上兼具轻度防风性,弹力也不差,只是保暖性比Thermal Pro弱一些。经常被用来制作外层服装,在大玩家眼中倒是相当适合城市穿着的一种面料。

 WindBloc

很少用到的一种面料,其实是一种带防风膜的抓绒,具有极强的防风性,代价是透气性不佳,这种面料其实很矛盾,抓绒最大的优势是透气,但WindBloc主动放弃了自己的优势,目前市面用到这种面料的反倒是软壳居多,抓绒款貌似就只能数出巴塔的R4了。

 好了,枯燥的技术分析完毕,如果有心情看完以上内容,那么现在你已经是抓绒专家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究竟哪些抓绒值得入手。现在一件好的抓绒往往不会仅使用一种面料,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使用环境来进行选择。

最佳性价比之选:

要想搞到最佳性价比的抓绒,又不得不提到巴塔哥尼亚了,和内衣一样,巴塔的抓绒产品线丰富,其中R1,R2,R3,三款由薄到厚,分别使用了PowerDry Hi-efficiency,Thermal pro,Thermal pro Hi-loft。三种面料,其中R2,R3有PowerStretch加持,用料均属上乘,虽说款式比较ugly一点,但官网三番五次的五折轰炸,使R系列当之无愧成为了抓绒界的性价王。

而MHW耳熟能详的毛猴Monkey,做工用料和R3一样,板型略修身,也是5折大军里的一员,性价比上选。

Patagonia-logo.jpg

 严寒之选:

Patagonia R4

北方的冬季让很多童鞋都倍感压力,东三省飞刀般的寒风,光靠R3这种级别是Hold不住的,如果你想搞一款能胜任这种气候的抓绒,那R4就是你唯一的选择。R4是巴塔家独有的混合抓绒,Thermal pro长绒和极厚的WindBloc防风抓绒混合,保暖性在抓绒界无出其右,而且面对寒风也毫无压力。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WindBloc是很矛盾的面料,它使R4失去了抓绒引以为傲的透气性优势,而且R4重量极重,第一次买甚至会以为转运公司称错包裹了,所以机动性很差,从户外角度说,只有在极寒环境的大运动量情况下R4才有一定意义,毕竟WindBloc透气性再差也比羽绒强。如果仅是城市通勤需要,还是选一件轻便美观的羽绒吧。不挑颜色的话,R4换季5折入手不难,性价比较高。

R4.jpg

完美之选:

完美一词又是伤钱包的代名词了,但无数烈士的鲜血仍然鼓舞我们在败家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前仆后继。现在让我们看看谁是抓绒界的法拉利。

薄款抓绒

Mammut Eiswand Light

这个级别Classic这种低档料咱们自然不会考虑啦,PowerStretch款透气性不够完美,最适合户外活动的还是PowerDry Hi-efficiency面料,而这种面料的款式目前差异性不算太大,最完美的款式是大象Mammut的Eiswand Light,APEX大奖款。款式流畅细腻,热压口袋、拉链保护、袖口指孔、亮色收边、各个细节无懈可击。

Eiswand Light.jpg

 

中等厚度抓绒

Mammut Eiswand

这个级别如上所述,Thermal pro面料是最佳选择,众多的款式中,仍然是大象Mammut脱颖而出,Eiswand,大象最高端抓绒款,版型同样完美,Thermal pro与PowerStretch经典面料组合,大象独特的SYM织法把抓绒织出了软壳的范儿,半拉链版还自带超轻弹力兜帽,如果你愿意砸三倍于R2折扣价的价格,那么Eiswand就是你的菜。

Mammut Eiswand Full-zip.jpg

 

 Arcteryx Strato

相比Eiswand的飞扬,鸟家的STRATO则沉稳很多,同样是

Thermal pro,Cobble织法让STRATO有类似都市线衫的质感,而且混搭的是Schoeller家弹性纤维,这就比别家混搭Power Stretch

来得更高档了,折扣相对更好找,同样是一款上选。

Arcteryx Strato.jpg

长毛抓绒

Houdini High Loft

说实在的,Thermal pro Hi-loft面料的长毛抓绒都是大同小异,买哪家都差不多。如果实在厌倦了满大街泛滥的R3和毛猴,就来件Houdini High Loft吧,北欧货自然款型帅气,比别家更细致地设计了弹力运动区块,配以Houdini专利的Econ Stretch面料,性能比同级别选手更胜一筹,不过价格么,可不只胜一筹了。

Houdinis_Mens_High_Loft.jpg

混合抓绒

现在市面上除了纯种抓绒以外,还有不少独特的混合抓绒,其中不乏天才设计的款式。比如,始祖鸟家如雷贯耳的“大力神”。

 Arcteryx Hyllus

大力神在鸟自己的分类中叫做Hardfleece,硬抓绒,很怪异的名称,这件衣服本质是软壳和抓绒的有机结合,Power Shield O2 Hi-Loft面料,即内层使用主流Thermal pro抓绒,外层覆盖上一层PowerShieldO2面料——Polartec家透气性最高的软壳面料,这两种材料混合的结果就是,大力神同时具备了接近于主流抓绒的高透气性,又兼具软壳的防风、防泼水和轻度耐磨性,外层光面,在普通户外环境下可作软壳外穿,高透气性又可以在恶劣环境转为中间保暖层,机动性极高。而且大力神的折扣也不难找,价格相对平易近人,所以这款衣服可称得上完美&性价比之选,强档推荐人手一件。

Arcteryx Hyllus-Jacket.jpg

 

Norrona /29 warm4 up-cycled Jacket

除了大力神,还有一款天才混合抓绒值得推荐,就是老人头家(Norrona)的/29 warm4 up-cycled Jacket,APEX大奖款,内层Hi-Loft长绒,外层Windpro防风抓绒,和大力神相比防护性略逊,但是保暖性和透气性更强,更柔软舒适,同样内外皆宜。

29 warm4 up-cycled Jacket.jpg

大玩家的羽绒篇

    上一篇说过户外保暖层有四大面料,抓绒在其中保暖性最差,透气性最高。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研究的保暖性最高的材质。

保暖原理

    先垫几句技术分析,所谓保暖,本质上就是保持人体温度不过快流逝,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隔入一层低导热物质。这种物质导热性越差,保暖性就越好。并且,为了达到户外的机动性,这种材料还要越轻越好。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学过中学物理的童鞋都知道,不考虑对流的情况下,热传递靠分子振动,分子密度越大的导热性越好。所以,最好并且最容易取得的隔热材料,就是空气。

    现在我们可以引出今天的主角了,户外界最顶级的保暖材料,羽绒。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每根绒丝在放大镜下均呈鱼鳞状,上面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可以最大程度地固定住空气,因此,蓬松状态充满空气的羽绒,就成了导热率最低的保暖材质。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保暖材料超过羽绒的保暖性能,并且因为其无比蓬松轻柔,可以轻易地压缩得极小,也是最轻最便携的保暖材质,确实称得上自然之神的恩赐。

    虽然有这么多优点,但羽绒也有它致命的缺点,否则其他几种材料也不用混了。这缺点就是,羽绒极怕水。既然是通过固定空气来保暖,自然不存在像抓绒般将汗气导出的结构,户外运动中身体散发的所有汗气,都会被羽绒照单全收,而一旦汗气凝结成液体滞留在绒毛表面,羽绒就会彻底丧失固定空气的能力,变成一块毫无保暖性的抹布。

    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同时具有致命的劣势,这种特性决定了羽绒可以成为完美的户外营地服,在低强度活动和静止休息时提供最佳保暖效果。但在高强度运动时却毫无用武之地。正因为此,所有高端睡袋都由羽绒制成,因为人在睡觉时的排汗量降到了最低点。

羽绒好坏辨别

    再让我们了解一下羽绒的好坏档次之分。羽绒分鹅绒和鸭绒,鹅绒绒朵更大羽梗更小,并且不像鸭绒般有异味,是羽绒上品,目前户外界制作羽绒服几乎全面使用鹅绒。

而鹅绒分为白鹅绒和灰鹅绒,白鹅绒品质最高,越是寒冷地区的鹅类身上的绒毛越是保暖,所以目前产自北欧和加拿大等地区的白鹅绒是羽绒极品。

    除了这些传说般的说法,还有一种科学衡量羽绒保暖度的指标,蓬松度(Filling Power)。

蓬松度的标准定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用人类能听懂的语言来说就是同重量下羽绒能蓬得多大,蓬得越大,就能固定住更多空气,也就更保暖。我们买衣服时看到介绍里的700F,800F,就是蓬松度。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蓬松度只代表了羽绒的保暖度,可不代表羽绒服的保暖度。就算是1000蓬的绒毛,只给你一根也只够cosplay亚当,所以一件羽绒服保暖与否,还得看充绒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装的羽绒多不多。

外层面料

    一件羽绒服光有羽绒还不行,羽绒不像抓绒能够独立保持固定的形态,必须用一层外层布料把它们包裹在里面。这种外层面料同样要求极高,对于需要保持高打包性的超轻款羽绒服,外面料必须也要超轻才行,而且轻了必须坚固,不能一穿就破羽绒满天飞。还有些外穿型的重装羽绒服,会用到防水面料,增强功能性。这里面学问也很大,但是考虑到广大观众都已经看得抓狂,这里还是先按下不表了,留到后文防护层篇里再介绍。只带一笔,超轻防撕裂面料一般为尼龙材质,厚度用”D”来表示,如10D,20D,数字越大越厚。目前市面上最顶级的超薄防撕裂面料由英国Pertex公司出品。

填充结构

    羽绒的填充结构分两种,超轻款往往将外面料缝制成长条管状结构,提高强度,老驴一般昵称为“排骨”。而外穿保暖款则往往将外面料缝成大型的块状结构,方便增加充绒量,昵称“面包”。不过现在羽绒界不断推陈出新,也不完全拘泥于这两种结构。

超高性价比之选

羽绒服领域的土拨鼠就像抓绒界的巴塔,一直是老牌劲旅,产品线非常全面,用料也向来实打实。不过近些年羽绒市场风生水起,各家大鳄都向来分一杯羹,连大象都出了羽绒服,还有消息称始祖鸟马上也要下水,老鼠家的款式虽说用料十足质量过硬,但在设计上固步自封,已经连续几年没有获奖款式出现。不过在入门级羽绒领域,老鼠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Zeus和Guide,这两款估计刚接触户外的朋友都久仰大名了吧,老鼠最入门的两款羽绒服,一款800F排骨一款650F面包,定价实惠,并且常年5折出售,要是用点心,换季时还能搞到4折款,因此国内倒爷们趋之若鹜,每到秋意渐浓的时候,这两款就在淘宝上大量涌现,六七百一件还包邮哦亲,这几年来像神曲般占领了广大二三线城市的户外市场~话说回来,这价格确实童叟无欺,东西也货真价实,精打细算的朋友可以留意。

Stoic Hardon Anorak

在高性价比市场又怎么能少了打折王Stoic的身影呢,去年S家向入门市场砸了一颗深水炸弹,Stoic Hardon Anorak用料上乘,内填850F鹅绒,外层Pertex Quantum顶级超轻面料,弹力袖口护手套,细节精致,居然还是带帽款!原价是惊世骇俗的180美元,比zeu的套头款还要低5美元,再加上Stoic家的折扣你懂的,一经发售立马成为各大杂志评选的Killer Deal,目测土拨鼠在入门排骨市场也马上要让位了。

Stoic Hardon Anorak.jpg

 

轻便保暖之选

TNF Super Diez

TNF在羽绒界向来也是说一不二的大佬, 900蓬Diez袖口上的巅峰红标就是专业户外人士的标志。12年款Diez升级成了更华丽的Super Diez,为解决老款的钻绒问题,外面料用上Pertex最新研制成功的革命性面料Quantum GL,比原本已经超轻的Quantum还轻上20%,并且防撕裂性更优异。全衣充绒量在排骨中首屈一指,你不必穿着厚重的重装羽绒服就能享受到优秀的保暖性,同时压缩性也很出彩。但是,10D超轻面料出门小心烟头哦~

TNF Super Diez.jpg

 

WESTCOMB Cayoosh LT

和始祖鸟做邻居的小众高端加拿大品牌,向来贯彻顶级用料,先锋设计的原则,虽然产品很少,但是每一件都经过精心设计。去年新款的Cayoosh LT使用850F HutteriteDown鹅绒,就是传说中的顶级加拿大鹅绒,加上经典Pertex Quantum超轻面料,用料可谓奢华,并且创新性地在两肋活动部位使用了windpro抓绒,增加了衣服的机动性和透气性,有带帽款可选,是一款内外皆宜的高端产品。

WESTCOMB Cayoosh LT.jpg

防水之选

Marmot Shadow

对于纯外穿,没有任何压缩性或便携性要求的羽绒服来说,增加防水功能确实是很实用的设计。这就是所谓的硬皮羽绒。这种款式老鼠有非常完善的产品线,其中比较推荐价格适中的Marmot Shadow,外层老鼠独家面料Membrain,防水透气性接近GTX,650F高充绒令保暖性相当霸气,
但又不至于像更高级别的Mountain Down,Greenland之类穿起来就像准备登月一样。折扣比老鼠别的款式少一些,但还是性价比很高的重装款。

Marmot Shadow.jpg

 

BC MicroTherm Down Jacket 2.0

如果Shadow还是让你觉得臃肿,你高喊为什么防水和轻量便携不能两全其美?没问题,大玩家给你更好的推荐,来自美国老牌休闲户外及猎装大厂的Eddie Bauer去年推出了一款备受赞誉的新品,Backpacke大奖款,BC MicroTherm Down Jacket 2.0。

这款产品创意性地将800蓬排骨结构和防水外面料结合在一起。WeatherEdge Pro专利面料,防水透气均达20000,并且轻便柔软易打包,你可以轻易将它压缩进你的背包仓,充绒度亦很高,保暖方面绝不掉链子,两侧的超长透气拉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户外透气性问题,使这款战衣成了寒冷环境里中高强度活动的新选择。

BC MicroTherm Down Jacket 2.0.jpg

超轻便携之选

MHW Ghost Whisperer Down

众所周知对于专业户外运动来说,有时候重100克都是不能承受之重。一顶1000克的双人帐可以比一顶1500克的双人帐价格翻上一倍。

羽绒既然拥有最优秀的压缩性,自然有把这种特性发扬光大的款式。排骨羽绒大多作为便携中层使用,压缩性优异,比如TNF的Super Diez,就可以打包成两盒盒饭大小。但追求极致压缩性的款式做的远不止此。

去年MHW最新上市的Ghost Whisperer告诉我们羽绒服在便携保暖的路上能走到多远,全重仅210克的带帽羽绒服!(不带帽款190克)压缩起来就像一瓶可乐大小,你可以轻易把它塞进冲锋衣口袋里。据说MHW花了整两年研究出这种Whisperer外面料,7D-10D的厚度薄如蝉翼,但却毫无钻绒困扰。原来敢把外面料玩到7D级别的厂商也只有玩奢侈的Yeti一家而已。Ghost Whisperer换季折扣易找,值得人手一件的春秋户外保暖伴侣。

MHW Ghost Whisperer Down.jpg

 

严寒之选

如果你来自富饶的东三省,美丽的内蒙东部,好吧,以上这些款式除了Shadow以外基本都Hold不住。对付北方酷寒,我们需要重型武器。

好的重装羽绒服非常多,比如老鼠的重型款,MHW的Nilas等等,
大玩家在其中选择了两款性能与外貌并重,价格与质量齐飞的款式推荐给大家~

Trollveggen Down 750 Jacket

老人头家使用的来自北欧最顶级的鹅绒无人能够模仿。这款重装羽绒服750F欧标算法,根据Backcountry装备专家的解释,几乎相当于美版850F,这一件巨大的重装外穿面包,实打实高充绒地填充进了850蓬的北欧鹅绒,保暖性无需多言,北欧风的简洁设计也非常美观,户外味道不重。

TROLLVEGGEN-DOWN750-JACKET.jpg

 

 Spyder Rocket Down Jacket

蜘蛛家作为Outside大奖款的Spyder Rocket Down Jacket也是上佳选择,这是一款集防水与抵御严寒于一身的款式。Spyder自家面料不但防水透气,并且有弹力,使穿着更舒适。700F高充绒保证保暖性,雪裙、保暖手腕套、雪镜袋,各个细节都很贴心,整体造型更是帅气,尤其是白色款,绝对能让你在雪场地里运动时吸引MM的目光。

Spyder Rocket Down Jacket.jpg

腐败亮骚之选

上面推荐了这么多羽绒服,相信众多土豪们的胃口都被填满了,但也许还有若干酋长觉得不过如此,觉得这么多数据有嘛意思,咱就要够亮骚,够极品,穿起来增加气场的羽绒服。

为了满足这些观众,大玩家再给推荐两款。

Canada GooseHyBridge Lite Hoodd

来自加拿大的时尚户外品牌,你可以经常在北极科考队员身上看到这个加拿大版图的标志。这个牌子一直令我费解,它家产品价格都极高,但是却用的不是鹅绒,而是一种加拿大灰鸭的绒毛,理论上说鸭绒性能是不及鹅绒的,不过我没有亲身体会过这种来自加拿大根正苗红的灰鸭子身上的毛,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CG家羽绒款型时尚新潮,还经常和一些时尚潮牌或奢侈品牌推出联名单品,穿在身上绝对能令你告别暴发户的造型,气质瞬间提升~具体款式就推荐一下:

超轻排骨HyBridge Lite Hooded,800F灰鸭绒+PowerStretch混搭。据Outside专业装备测试员评测,保暖性和透气性都非常出色,至少能让你在亮骚的同时保证不感冒。至于价格,CG极少打折,基本上可以让你买同类型的3件Ghost Whisperer天天换着穿。当然,对于酋长们来说这点折扣根本不是问题。

Canada Goose HyBridge Lite Hooded.jpeg

Patagonia Encapsil Down Belay Parka

如果你不喜欢CG家的小资氛围,巴塔哥尼亚倒是有一款新品可以满足你霸气外露的需要。今年年初,向来以性价比著称的巴塔家在高端市场狠狠地露了一把脸。

Patagonia Encapsil Down Belay Parka,一件鲜红色的怪物神秘出现在了巴塔官网,随之而来的惊世骇俗的1000F字眼。额滴天,大玩家见过最蓬松的羽绒就是老鼠家的Plasma15睡袋用的900+F,TNF据说曾准备推出950F羽绒服,不过到现在为止石沉海底。1000F是什么概念,已经超越了我的理解范围。官方解释这种羽绒是得克萨斯州一家“高科技材料公司”和巴塔合作,用各种末日设备对800F羽绒进行改造,使其达到1000F的指标,如果这种高科技玩意儿所传非虚,那么今后的羽绒市场真的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了。

对于这件红色怪物本身,大玩家倒真的很想吐槽两句,为什么这种高蓬松度的518克轻量款要做成Parka款呢,这对于户外运动来说并不实用,日常穿着?OMYGOD,这种艳红色的奥特曼造型真能出街吗?当然,如果你说劳资就需要这种富态的款式,劳资刚买了两个新煤矿需要穿个大红庆祝一下,那Belay Parka再适合你不过了,699美元的价格,至少对于这个性能来说,还算物有所值,人家羽皇Moncler随便一件羽绒一两千美刀,你还不知道里面的东西是多少F。

不过别高兴的太早,这款限量款每件都有独一无二编号的骚衣,上市不到一周就卖光光了!你以为你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吗man?你买不到青春,买不到幸福,还有,买不到巴塔的1000F羽绒服!

如果有哪位酋长不甘心,也别太紧张,据可靠消息称,巴塔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打造“1200F羽绒服”……

Patagonia Encapsil Down Belay Parka.jpg

Keep an eye on

羽绒篇最终话,在这里要推荐的倒不是哪一款具体的羽绒服,只是一则值得大家留意的消息。记得11年,睡袋界还是老鼠的天下,Plasma系列几乎包揽了所有的睡袋奖项,但是12年,羽绒名厂Sierra Designs吹响反攻号角,夺走了Outside和Backpacker两个最有分量的大奖。其中主要原因,就是Sierra Design的革命性技术,DriDown。

 所谓DriDown,就是用SD家独特的工艺对每一根绒毛进行防泼水处理,使羽绒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斥水性,据官方宣称,DriDown羽绒在湿气环境内保持干燥的时间延长10倍,即便最终打湿,晾干的速度也比传统羽绒快30%,根据国外评测员的测试,DriDown确实效果不俗,如果这种技术能够继续发展深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羽绒就能够成为独挑大梁的保暖产品,而我们下一篇将要介绍的纳米棉服,也将无用武之地了~(其实巴塔Encapsil中的1000F羽绒也有一定程度的防泼水效果,不过每年要寄回公司做保养)

SD家睡袋产品如Cloud,Cal,都极为强悍,但羽绒服设计一般,可能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设计沉淀,如对DriDown感兴趣,可看一下Sierra Designs Gnar Lite。

大玩家的棉服篇

棉服的特点说明:


在羽绒篇里,我们介绍了羽绒无与伦比的保暖性,也提到羽绒极为惧水的特性,是如何限制了羽绒服的使用。既然上帝没有赐予我们完美,不知满足的人类自然会去造那巴别塔。

    不少朋友一定会想,要是有一种像羽绒这么保暖,却又不惧水的材料,那户外活动该多么爽快。其实不光我们,人家老美早已想了多年,并且还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真的打造出一系列具有这种特性的人造材料。

    最初吃这个螃蟹的童鞋来头不小——美国陆军(战争果然是人类的第一生产力啊)。山姆大叔向各大厂商招标,生产一种类似羽绒的保暖材料,让军人在战场上不畏寒冷,而又能够适应军人潮湿恶劣的服装使用保养环境,能大规模生产,成本可控。于是,Albany公司划时代的材料Primaloft诞生了。

      Primaloft 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P棉,其实和棉(cotton)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为了称呼方便。这种人造保暖材料模仿羽绒的结构,利用粗中空纤维为骨干,并将超细中空纤维合成缠绕在粗骨干上面,形成如羽绒般的树状结构。让PrimaLoft®在构造上得以和羽绒非常的近似。

    由于Primaloft 的中空纤维极细、极复杂,这样的结构造成整块PrimaLoft填充物中有着数量极多、比水分子团还小的气室,这些气室能抓住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又有着先天的拒水性,即使整件衣服都打湿了,PrimaLoft仍具有高度的保暖效果,这种特性是羽绒制品无法想象的。

    P棉目前有7个不同级别,主要用于服装的有ECO, Sport,One三个级别,使用环保原料的ECO最弱,One级P棉则是最强人造保暖材料。因为P棉的独特结构,不像羽绒一样填充制衣,而是采用植入方式,因此没有蓬松度一说,同种P棉,厚度就决定了保暖度,一般用每平方米克重(G/M2)来标识。

    不过,人类终究不是上帝,人造的Primaloft比起自然创造的羽绒,保暖性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让我们按照每盎司热阻值(Clo/Oz)来比较一下:

Primaloft Eco  0.68

Down (550F)  0.7

Primaloft Sport  0.79

Down(625F)  0.92

Primaloft One  0.92

Down (800F)    1.68

Down (850+F)    2.53

    可以看出,最强的ONE级P棉保暖性也只能勉强达到650蓬羽绒的保暖程度,同时在压缩性和重量比上也有一定差距,像鬼语者一样把衣服打包成一罐可乐大小的事在棉服界肯定是不会发生的。P棉虽然不惧水,但是也有类似羽绒的弱点:没有导出湿气的结构特征。再加上内外两层外面料包裹,透气性同样远不如抓绒,高排汗量情况下会让人感到身体有些潮湿气闷,不适合大强度长时间的户外活动。而且,棉服因为结构问题,最大厚度有限,无法像羽绒一样无限填充,最大厚度一般都在200G/M2左右,顶多也只能达到轻量排骨羽绒的保暖级别,无法打造极限保暖服装。

      P棉不惧水,耐磨,养护容易的特点,让它除了制衣以外,也成为手套,帽子,高山靴等配件的最佳伴侣,给这些高磨损度的机动部位提供保暖效果,也经常作为雪服雪裤的增强材料,让雪地寒冷运动能够兼顾灵活性和保暖性。

    总而言之,高蓬松羽绒就是名门小姐,魅力四射但是却难伺候,Primaloft 就是邻家女孩,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但也清新可人,而且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除了Primaloft之外,现在市面上还有不少其他人造填充物,比如比杜邦公司的Thermolite和3M的 Thinsulate新雪丽,应该说性能也还不错,但都无法达到Primaloft的高度,还有Marmot家的Thmeral R和MHW家的Thermic Micro,基本上都是前面两种材料的变种,所以这两位羽绒豪强,在棉服市场都是打酱油的命。

    另外,鸟家使用的保暖材料也不是P棉而是自家的Coreloft,这是一种长短纤维混织的化纤保暖材料,号称耐用性比别家更强,但是从来没有给出过具体的绝热值数据,根据国外资料考证,Coreloft的纤维达不到Primaloft的超细级别,结构上也达不到P棉纳米气室的水平,所以也并不太值得为它投钱。

材料分析到此为止,亮骚时刻:


Patagonia Nano Puff Hybrid

巴塔的nano和R2都是爷爷辈的枯燥款式了,12年巴塔终于灵光闪现,把这两件衣服合二为一,于是化腐朽为神奇的Nano Hybrid就诞生了。

 Nano Puff Hybrid前胸、肩部、手肘等部位是60g/M2的Primaloft One顶级填充的Nano棉服结构,能够提供优异的保暖和防泼水性;腰、腹、背部和其他部位是Thermal pro抓绒面料,帮助身体散发多余的热量。说到底,这是一件用P棉加持的抓绒,但是强化得恰到好处,既增加了保暖性和轻微的防护性,又几乎没有损失透气性,内外穿着皆宜。另外,Nano Hybrid的主打色蓝绿配色,加上红色拉链,颜色骚爆眼球,但感觉上却也不艳俗,反倒有点Adidas Original的怪咖设计师Jeremy Scott的潮流范儿,值年轻驴友们得入手一试。如果觉得颜色Hold不住,就入纯黑版吧~

Patagonia Nano Puff Hybrid.jpg

 

TNF Jakson Hybrid

又是一件Hybrid设计,貌似纯P棉保暖层在13年真的快要成为过去式了。TNF这件棉服是Outside大奖款,整个躯干和肘部都使用了Pertex Quantum超轻防撕裂面料,内衬100g/M2的Primaloft ECO保暖层;肩膀和手臂部位使用Power Stretch弹力光面抓绒,三大面料有机结合。防风设计的领口与袖口,内置Recco雪崩反射器,灵活机动,排汗优秀,而且有非常合体的剪裁,滑雪或攀登运动的上选。

 大玩家最爱的是这件衣服的亮骚外观,尤其是黑色和白色的女款,很难想象哪个妹纸会不喜欢这件保暖小毒物,户外驴们讨好GF的最佳圣诞礼物。

TNF Jakson Hybrid.jpg

Helly Hansen Enigma

如果说上面两件都是优秀Hybrid设计,那这款Enigma雪服就更是混搭得让人眼花缭乱了。HH家独特的四向弹力Helly Tech防水透气面料(双20K数据)下面填充了薄薄的一层80g/M2厚度的P棉保暖层。在保暖层上又像鹅软石一样嵌着一个个的800蓬羽绒包,既保证了关键部位的绝对舒适温暖,又使汗气可以通过羽绒包之间的空档排出。乖乖,太特么有才了,你不得不承认北欧佬很有想象力啊~

可拆卸帽子、雪裙、RECCO雪崩反射器、强化衬肩、雪镜袋,能想象到的雪服功能一应俱全。这是HH极出彩的一件冬季战衣,OUTSIDE最佳创意奖。

Helly Hansen Enigma.jpg

 Arcteryx Fission SL

鸟冲是冲锋衣中的王者,Fission SL是鸟冲中的王者,等等,不是说棉服吗,怎么串到冲锋衣上去了。其实高海拔登山服中,为了应对严寒环境,P棉经常作为冲锋衣的附加材料,在提高保暖性,又不至于过分影响灵活性和透气性,这个道理和雪服是一样的。

为什么推荐这件Fission SL呢?这是一款保暖层+硬壳的高山服,外层N40-X顶级GTX Pro面料不用多提,独特的地方在于,这件衣服的保暖材料用得又不是Coreloft了,而是更神秘的Thermatek填充物,鸟号称这种材料在保暖率和拒水性上远胜Coreloft,但同样没给出任何实测数据。

目前只有Fission SL和Dually Belay Parka两款产品有幸使用Thermatek,Fission SL填充量不足80g/M2,但售价远高于Coreloft填充量140G/M2的Fission SV,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老外装备控们对这玩意也是一头雾水,各大专业论坛上也不乏质疑之声,介于鸟的广告一般不会太离谱,大玩家也就把这件顶级鸟衣列进来。重装冲锋一直没有机会实践,希望哪位仁兄能搞一件来登个6000M,给大家分享一下使用体会,让大玩家也学习一下。

Fission-SL-Jacket-Black.jpg

Aether Cloud

来自纽约的暗黑火车头Aether,打造的奢华高机能服饰,总是能让同时追求性能与外观的服装玩家们深深着迷。12年打造的这件Cloud雪服一推出就获得了Outside冬季大奖,170g/M2的Primaloft One填充使它成为最保暖的外套之一(这么高厚度的One级填充印象里貌似只有66north和Cloudveil做过),外层更是搭配C-Change顶级防水软壳面料,性能堪称卓越。四个大型外部口袋被极巧妙的隐藏起来,袖口的加长纵向拉链取代了笨重的魔术贴,内配精巧的手机固定袋,没有扎眼的Logo,没有稀奇古怪的装饰,只有简约利落的剪裁打动人心。

向来保守的Outside测试师对Cloud写了如下评语:“你可以直接穿着它在华尔街或者好莱坞出街,绝不会有人以为你刚滑雪或登山回来,对你投来奇怪的目光。顶级的做工和用料,完全可以称得上雪服中的手工定制西服!”“总而言之,这是一件艺术品,最适合追求低调高雅穿着的使用者。”大玩家一直眼馋的必入款式之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潮牌和时装品牌服装开始拥有顶级性能,并且受到专业人士的赞赏,户外品牌们,要加油咯~

Aether Cloud.jpg总结:

综合上面这些推荐款式,我们可以看出,Primaloft和其他不同面料进行搭配,进行Hybrid设计,能够有效的发挥P棉优势,最小化劣势,也代表了棉服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里再提一句,称霸棉服市场多年的Primaloft在13年可能会碰到真正的对手了。因为Polartec这个魔王已经把魔爪伸向了棉服领域。

去年年底大玩家就收到消息,一种称作Polartec Aphla的面料已经在Polartec的罪恶实验室里研制成功,今年年初北欧和日本的测试师收到样衣做了初步评测,据说效果相当不俗,目前各大厂商都的相关产品都已经蓄势待发,今年冬天的棉服市场,不知会出现怎样的变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alpha浜у搧.jpg

   根据户外三层穿法,解决排汗层和保暖层之后,只要再搞定最外层的防护层,整个系统工程就算完工。防护层,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体进行防护,户外活动环境多变,比如碰上大风大雨,这就要求服装有防风防雨的能力,登山攀岩和一些恶劣路线,无法避免会碰到尖锐的荆棘和岩石,这就要求服装有较高的耐磨性。总之,保护人体避免受到恶劣环境的侵害,这就是防护层的意义所在。

    专业户外防护层目前基本可以分成两个大类:硬壳和软壳。所谓硬壳(Hardshell),就是我们俗称的冲锋衣,因为面料坚硬而有了这个名称,具备高度防护性,但舒适度较低。而软壳(Softshell)则相对更柔软舒适,但防护性较弱。这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防水性,硬壳一般是100%防水,只有防大雨和防暴雨的区别,而软壳一般只能防泼水(就是少量泼溅,无法防中雨或长时间小雨)。今天我们研究的主题是硬壳(方便起见,后文都称作冲锋衣)。

大玩家的冲锋衣篇

那些你可以了解的名词


    冲锋衣在户外界有个叫法,“NecessaryEvil.”必要的邪恶。因为冲锋衣面料坚硬毫无弹性,本质其实类似古代武士的盔甲,并且虽说标榜防水透气,但只是相对雨衣而言,透气性还是远不如日常服装,穿着毫无舒适度可言。但是,为了应对部分户外活动的恶劣环境,还是不得不穿冲锋衣。这是目前户外服饰受限于技术,很无奈的一个选择。

对于户外玩家来说,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冲锋衣扮演的是一个压包的高性能雨衣的角色,下雨取出穿上,雨停就脱下放回包里。只有登海拔极高的雪山或者高难度的攀爬线路,才会长时间穿着。如果你在天气晴好的风景点也看到穿着冲锋衣的哥们,那他肯定是个装备菜鸟~

     当然,这里指得是户外玩家,目前国内有不少奇葩童鞋,在城市里晃荡的时候也穿个冲锋衣,甚至有时候根本就没下雨,也能套个鸟冲出街,究竟是在自虐修炼呢,还是基于其他什么诡异的心态,就不得而知了。。。

面料小叙


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老套路,先来了解一下冲锋衣的面料。前面我说过,冲锋衣面料分析是最简单的。目前占垄断地位的就是戈尔公司的GOER-TEX专利面料。GTX这三个字母的名气大得估计连街边卖茶叶蛋的大妈都知道。这是一种内置ePTFE有孔透气薄膜的面料,纳米技术制作的小孔大过水蒸汽分子团,但小于液态水的水分子团,可想而知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气功能,市面上几乎70%以上的专业冲锋衣都只是不同版本的GTX而已。GTX面料分四种,GTX Performance(重装低端),GTX paclite(轻装低端),GTX Pro(重装高端),GTX Active(轻装高端)。大家在购买的时候看到前面两种直接无视就可以了。

     除了GTX以外,市面上另一种主流面料是通用子公司BHA研发的EVENT。同样是采用ePTFE有孔薄膜,但是因为使用了更先进的抗油保护层(ePTFE薄膜极惧油及污物,需要在内层加一层保护膜),所以透气性比GTX主流面料更高,GTX面料需要内外湿气差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向外排放达到透气效果,而EVENT面料则从汗气从体表散发的那一刻开始就向外排出,尤其是EVENT Eilte面料,性能力压GTX Pro。但是因为EVENT面料出道较晚,加上BHA公司宣传不给力,目前的知名度远低于GTX。

    这两种有孔薄膜类面料主供专业级冲锋衣,从结构上分一般有2L,3L,2.5L之分,2L结构是ePTFE膜+外层织物的结构,透气膜裸露在面料内侧,容易被损伤污染,往往有内衬网面,低端的代名词。3L,表面织物、ePTFE膜、保护膜三层压制在一起,结构合理,耐磨透气,主流冲锋衣结构。2.5L,将内层保护膜消减至极薄的结构,透气性更强,重量轻,非常优秀的轻量冲锋衣结构。

 除了这两家之外,还有一家另类防护面料大厂,产品遍布各个户外领域,就是来自英国的Pertex。他家主攻超轻尼龙防护面料,面料极尽轻薄,却又性能优异。拥有8大面料系列,其中Pertex shield+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强的超轻防水面料。

     除了这两种面料以外,还有很多户外厂商自己研发的面料,比如TNF的HYVENT,巴塔的H2NO,哥伦比亚的Omni-Tech等等,不过其中大多数用的还是传统PU涂层防水技术,防水透气指数和有孔薄膜类面料有较大差距,虽说近年来一些新产品如HYVENT DT之类性能也越来越好,不过除了超轻款以外,暂时还是可以不列入考虑范围。

 

单品推荐


行了,冲锋衣面料讲解真简单,这么快就可以进入产品推荐时间了。

硬壳分类从技术角度分类其实也很多,登山,滑雪,徒步,款式都有不同,在这里我还是凭个人经验,按照重型,轻型,超轻,三个不同的级别来分别推荐一下吧。

重型冲锋衣

重型冲锋衣一般为3L结构,用料扎实结构完备,外层织物耐磨性强悍,重量一般在600克以上,应对高海拔攀登、滑野雪或者极恶劣线路徒步。

Arcteryx Alpha SV

始祖鸟在户外界的顶级地位,主要就来源于他家的冲锋衣,鸟冲二字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冲锋衣产品线在各大厂牌中最为齐全,按照SL(超轻)、FL(轻量),AR(多用途),SV(极限环境)进行等级区分,同时按照Beta(短款),Alpha(中长),Theta(长款)进行长度区分,排列组合衍生出无数款式,还有不少编外特别款。而且做工一流,从中端款开始就全面采用顶级GTX面料,这份霸气是其他厂牌无法媲美的。

Alpha SV就是鸟冲里的当家款重装冲锋衣,3L GTX Pro,并且采用戈尔公司特供的最新款N80P-X外层织物,耐磨性天下无敌,无论你是滑雪撞到了树枝,还是攀登山脊和石块摩擦,都很难对这件衣服造成损伤。做工剪裁也无可挑剔,重装冲锋衣的传统经典。

ARCTERYX ALPHA SV.jpg

 

 

 

WESTCOMB Revenant

鸟冲把GTX面料发挥到了极致,而同为加拿大厂牌的WESTCOMB则在EVENT面料上发力超车。这件亡魂冲锋继续发扬W家的别具一格的创意设计。主要部位采用高强度3L 560NST EVENT面料,而腋下背部等活动部位采用的却是Schoeller家的防水软壳面料C-Change。这种面料非常独特,不但兼具防水和弹性,而且内层防水薄膜能够随着体温的变化调整透气量。当温度升高时小孔扩张增加透气,温度降低时小孔收缩减少体温流失,是户外界极少顶级款才会用到的奢侈面料,这种独特的Hybird混搭结构使整件衣服兼具高防护性和高机动性,并且改善了舒适度,如果将Alpha SV比作圣殿骑士的全身铠,Revenant则可以视为法国骑兵的半身胸甲,堪称灵敏型重装冲锋衣。

Westcomb Revenant.jpg

Patagonia Powslayer

巴塔最顶级的一款冲锋衣,3L GTX Pro加上旗舰款奢华的做工,绿黑配色很有视觉冲击力,款式设计很均衡,兜帽、遮阳板、雪裙、隐藏式透气拉链等所有细节也都对得起旗舰的名号。好吧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它也参加巴塔的无节操地图炮式全场折扣,并且去年年底曾深潜至4折!原价675美元折后1800软妹币就可包邮到火星!性价比无敌的款式。这世界上谁愿意和钱过不去呢~

Patagonia Powslayer.jpg

MHW Drystein II

相对软壳产品线的羸弱,MHW近两年在硬壳产品线上可称得上风光无限,在市场表现上紧随鸟冲堪称冲锋衣市场二把交椅,这全得益于MHW的全新当家面料DryQ,其实就是EVENT,MHW对其的外层织物进行了改良,号称各项指数比一般EVENT更高,经过厂家的大力推广,现在名气反倒比EVENT还大。加上款式出色价格实惠,现在在国内已经成为很多主流玩家的首选。

Drystein原本是11年推出的冲锋衣款式,采用DryQ Elite,MHW家DryQ系列中的最高端面料,防水透气数据均高达40K,非常惊人。一经推出就获得Outside大奖。在12年,MHW对Drystein进行了重大改款(MHW果然准备在冲锋衣市场死磕到底了),学习Westcomb Revenant的Hybrid设计(我没说抄袭。。。),在活动部位拼接了自家防水软壳面料,使机动性大大加强,整体重量也控制得很好。就是样子变得丑了。。。

虽说原价600美元定的不太厚道,但折扣普遍给力,也能算上较有性价比的款式。

MHW drystein II.jpg

轻量冲锋衣

轻量冲锋衣2.5L和3L结构均有,面料相对轻薄,透气性更优异,重量一般在300克-500克的区间,适用于长线徒步,阿式登山等多种户外活动,是目前最主流的冲锋衣款式。

La Sportiva Storm Fighter

如果同一款产品同时夺得Outside和Backpacker两个最权威的奖项,那么这款产品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该领域的王者。

La Sportiva家的暴风雪战士就是这样一款产品。这款产品采用GTX Active面料,这种面料是戈尔公司为了应对咄咄逼人的EVENT和Polartec家Neoshell面料而推出的全新产品,在传统2.5L结构上更近一步,将ePTFE膜和内层保护膜合为一体(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咋合的),透气性大大超越老产品,并且更为轻薄。

这款暴风雪战士的细节非常完美,无论是和手套无缝联结的袖口还是固定下摆的小磁铁,都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独具,双色拼接款型帅气,仅重320克几乎接近超轻冲锋衣的临界点,但却具有顶级的轻量冲锋衣性能。

Lasportiva StormFighter.jpg

Outdoor ResearchAxiom Jacket

同为GTX Active面料,OR家这件Axiom的重量控制在380克,比Storm Fighter略重,但却是集三个口袋、三向调节兜帽、袖口魔术贴、雪裙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冲锋衣,设计师确实在轻量化和功能性的平衡上下了一番苦功夫。无论是夏季露营还是冬季登山,这件超高透气的战衣都可以完美胜任,12年Outside大奖款。

AXIOM JACKET.jpg

其实在轻量冲锋衣中,大玩家最想推荐的是Westcomb的Shift LT,但是因为它采用的Neoshell应归类于软壳范畴,考虑再三还是放到软壳篇再讲。

超轻冲锋衣

超轻冲锋衣采用超薄防水面料,重量一般在300克以下,极为轻便,打包性优秀,面料相对柔软,舒适性更好,但耐磨性较差。防水透气指数普遍不如专业冲锋衣,一般无法防住暴雨,价格更加低廉。适用于中短程徒步及其他无衣物刮擦风险的户外活动。

Montane Mnimus Smock

因为GTX和EVENT面料的三层结构,比较难制作的非常轻薄,因此在重量低于300克的超轻领域就成了各大厂家面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百家齐放之地。其中相对而言最优秀的面料应该算是第三方厂商Pertex的Shield+,在老款Shield的基础上升级而成,防水透气性均达到20K,这对超轻冲锋来说是相当高的指数了,并且拥有其他面料很难媲美的优势,极致轻薄。

Montane,Millet,Rab等西欧厂商近水楼台先得利,和Pertex一般都有深度合作,茅台这款Minimus就是把Shield+性能完全发挥的款式,13年春夏Backpacker大奖款,整件衣服全重只有160克,打包性极佳,你不用把它放在包里,直接揉成小球塞在裤子口袋里就行了,Smock款式的胸前大口袋使能量食品、卡片相机等户外小件非常容易存取。Shield+优秀的性能保证身体在炎热天气下仍然保持干爽,夏季户外活动的首选。

MONTANE Minimus Smock.jpg

Marmot Micro G

超轻冲锋是老鼠家除了羽绒以外的另一项绝活,老鼠家有两种超轻防水面料,低端的Precip就不说了,还不如哥伦比亚的Omni-Tech,高端的Membrain则非常出彩。不同于别家的PU涂层防水,这是一种聚氨酯薄膜面料,原理有些类似ePTFE膜,所以防水透气性都非常出彩,也可以达到双20K的指数。

老鼠原来的Super Mica使用的是Membrain Strata超轻版防水面料,肩部腰部防磨涂层、袖口魔术贴等各个细节都非常贴心,曾经是超轻冲锋中的佼佼者。13年老鼠继续发力,发布了升级款Micro G超轻冲锋。这款衣服采用的是老鼠最新研制成功的MembrainFusionDri面料,通过借鉴自家的另一个秘密武器,Driclime风衣面料技术(所谓老鼠神衣就是采用这款面料),Membrain内层增加了排汗纤维层,透气性更好,而且防风性大大加强,可以胜任原来需要轻量冲锋才能胜任的恶劣环境,冬季户外穿着也可以轻松Hold住场面,是目前超轻冲锋领域最全能的产品,全重280克,虽然重量比Super Mica增加的40余克,但还是非常划得来的升级。

Marmot Micro G.jpg

 OK,“必要的邪恶”就介绍到这里,最后提醒大家,冲锋衣在90%的户外活动中充当的是“压包衣”的角色。记住这点,你就能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至于什么样的防护层产品才能在大多数环境下长时间穿着,且听下回软壳篇分解。

大玩家的软壳篇

  之前我们介绍过,传统硬壳有三大功能,防水,防风,耐磨,而缺点则是坚硬无弹性。作为防护层另一大派系的软壳,Softshell,相对出现较晚,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受够了穿硬壳的苦逼感觉,并且逐渐发现在大多数线路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其实并不需要太强悍的防护性,舒适性才是真正的王道。于是,软壳应运而生,以弥补硬壳先天不足的救世主姿态出现。先让我们看看它和硬壳有哪些区别。

  首先,一个“软”字就说明了它的最大优势,面料柔软有弹性,方便活动,让穿着者的体感大为改善;

  其次,决定舒适性的另一大要素是透气性,多年来硬壳一直因为透气性较弱而被户外玩家们所诟病,软壳则不同,在软壳面料设计之初透气性就被优先考虑,自然在这方面占压倒性优势。

  第三,软壳除了基本防护属性以外,还拥有一个硬壳不具备的功能,保暖性。因为软壳面料往往可以编织的较厚,而且有部分面料能与抓绒无缝衔接,所以先天适用于制作保暖服装,市面上也有许多此类优秀的产品。

  有优势自然有劣势,否则硬壳也不用再生产了,软壳为取得上述诸多优势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防护性的下降。

  如果时间倒退几年,最明显的差距是防水性,当初,因为防水membrane技术上难以与弹力面料结合,绝大多数软壳都只能做到防泼水(即表层DWR处理,利用荷叶效应,只能防小雨,经过若干次洗涤后就会失效),对于户外活动来说难堪大用。但近年来随着面料科技的突飞猛进,情况已大为改观;另外,柔软和耐磨向来是一对物理上的矛盾,为换取柔软度,牺牲一定程度的耐磨性也在所难免。

  以上就是软壳的特性,也是软壳产品线的设计思路,光从定义上看,似乎软壳这玩意也不复杂,但是你可千万别这么想,这可是让大玩家都头大的东西。首先,硬壳的主流面料就只有结构非常类似的GTX和EVENT两种,主要指标也只有两个,防水指数和透气指数,数据透明度很高,一件衣服的性能一目了然,而耐磨性则只要看衣服是轻型还是重型就可以了(面料类似,当然是越厚就越耐磨咯~)。但是软壳不同,作为相对年轻的新兴装备,软壳的面料五花八门,可以轻易数出几十种,功能特性也各不相同,最麻烦的是,你几乎很难看到明确的量化指数,很多时候都得凭经验判断,比如耐磨性,GAMMA LT虽然相对轻薄,却非常耐操,而GAMMA MX更加厚实,却一刮就钩丝。再者,从功能上说,硬壳作为压包雨衣和耐磨防护,目的性明确,选择适合自己行程的型号非常容易。而软壳的功能就要丰富的多,有的侧重保暖,有的偏重高透气,有的又主打防水,想做好这道选择题,非得有深厚的装备功底不可。

面料解读

  不得不说,介绍软壳面料是比硬壳篇苦恼得多的事情,如果要彻底分析,估计会比我的毕业论文还长,幸运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部分软壳面料市场已经被三大巨头瓜分,基本上只要搞懂了这三家的面料,就相当于搞懂了70%的软壳,而能够做到这点,你就能算是软壳达人了~请记住他们如雷贯耳的名字,GORE,Polartec,Schoeller。

其实前面两家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早已熟悉,GORE公司是GTX面料的创造者,硬壳界霸主,在软壳界他家的面料同样赫赫有名,叫做Windstopper。Windstopper的设计思路和GTX一脉相承,以一层防风薄膜为基础,辅以里外两层弹性保护层,面料的特点也正如它的名字所描述,防风性能优秀,几乎全系列都能做到100%防风。但是,Windstopper在软壳界无法向GTX在硬壳界一样呼风唤雨。因为membrane薄膜的传统基因给他带来一个很大的软肋,透气性和弹性较弱。这两者都是直接关系到舒适性的关键指标,这令WS面料在和别家的对垒中失分不少,近几年在软壳市场也不断被另外两家对手攻城掠地,市场份额一路走低,大玩家自己也一度放弃了WS面料的服装。但是,好在GORE公司知耻后勇,近两年相继推出X-FAST和ACTIVE两种新型WS面料,备受业界好评。

  至于隶属于MaldenMills公司的Polartec,大家也很熟悉,抓绒界说一不二的垄断者,领域横跨抓绒,内衣,棉服,软壳,面料界的巨型航母。他家的软壳面料叫做Power Shield。有一点很有趣,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基因,而PS面料,则遗传了Polartec的抓绒基因,无论何种PS面料,我们都会发现其内层有一点毛茸茸的感觉,只是有些款式明显,有些款式较难察觉。实际上,PS面料就是以类似抓绒的织法,将纤维以极高密度编织,最后达到防风耐磨效果的一种面料。因为有抓绒基因,可想而知,透气性非常出色。其中还可细分成标准版PS面料、透气性最佳但防护较弱的PS O2面料、以及防护性最强,高度耐磨防风的PS Pro面料。

虽说PS面料凭借其全面的性能成为了现在最主流的软壳面料,但如果Polartec家只有这一张牌,那它顶多也就是三足鼎立的其中一足。而如今真正让其他两家如坐针毡的,是Polartec在11年研制成功的一种革命性面料,Neoshell。记得12年Neoshell刚刚投放市场时,全球只有屈指可数的7款夹克2款裤子,而13年,采用Neoshell的型号就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涌现,几乎霸占了所有品牌软壳产品的顶点位置。原因就是,Neoshell是一种100%防水,并且透气性超越所有防水面料的软壳面料。一直以来,防水就是软壳和硬壳的分水岭,而Neoshell直接跨越了这个分水岭,并且还带着透气性冠军的皇冠,这直接就否定了硬壳存在的意义(当然,能够防水的软壳面料很早就有,如MHW家的Synchro,但都因为糟糕的体感和透气性而缺乏影响力)如果非要说它的缺点,也就是两点:机洗后防水性会下降(大不了手洗);弹性较弱(再弱也比硬壳强)。因此,Neoshell虽然被归类为软壳面料,却是以硬壳取代者的Game Changer身份登场的,在这种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GTX和EVENT的百年战争,很可能因Neoshell的乱入而双双落败!

最后来看看Schoeller,这是一家之前未提及的公司,座落于偏僻的瑞士,仿佛与世无争,但是却在GORE和Polartec两家巨头的攻略下屹立不倒,自然也有它的盖世绝活。Schoeller家的产品最独特,很难统一为某种风格,仿佛天马行空,有透气性极佳的Dryskin,防护性一流的WB400,超级耐磨的WB formula,还有同样防水的C-Change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硬要归纳出某种血统,那只能找到一个,他家的面料普遍拥有优异的弹性。也就是说,S家的面料能给穿着者极佳的体感。事实上,目前在户外领域S家的份额最少,但是在休闲跨界服装和高机能通勤服装中,S家的面料,尤其是Dryskin面料,已经占有垄断地位,远远把其他两家对手抛在身后,因为在这些领域,舒适性是远远比防护性重要的指标。

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C-Change,前面说过,防水软壳面料在Neoshell出现之前一直缺乏实用性,但C-Change面料是个例外,这种面料的诞生时间远早于Neoshell,它不但防水,而且弹性比Neoshell更好,更有一个很独特的特性,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调节透气性:当温度升高时,内层防水薄膜上的小孔会自动扩张增加透气,温度降低时小孔收缩减少体温流失。但是这种面料在户外界却一直极少被采用,倒是被一些奢侈运动服装和时尚跨界品牌所青睐,双板界神衣,1500美元的Spyder幻象,就是由C-Change制成。其相关数据和测试也极少,大玩家只能暂时不予置评。如有对其有实测经验的朋友,还请多多分享。

除了以上三大系列之外,市面上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软壳面料,如鸟的Fortius,Rab的Matrix ,MHW的AirShield Active,TNF的APEX等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

现在进入装备推荐时间,在写这一块之前纠结了好久,因为优秀的款式太多,而类型又太五花八门,很难按照某种逻辑分门别类。考虑再三,也只能用大玩家的自家分法来概括一下,也并不精确,只是起到一个方便理解的作用。

敏捷型软壳:

所谓的敏捷型,大玩家给的定义是轻量,灵活,透气,适用温度较广泛,主要应对高运动量中等户外环境。

Mammut Ultimate Light

这款轻薄简洁的大象最新软壳仅仅重300克,没有帽子,没有魔术贴,连胸前的口袋都只是薄薄的一层热压胶网,但它出色的表现征服了Backpacker 2013年大奖装备评测师,卓越的透气性让它玩轻松转各种温度,甚至在评测师在翻越温度40度的火山口时,打开腋下拉链竟然也HOLD住了场面。防护性方面同样不掉链子,十多分钟的雷阵雨或者海拔5000米的强风都无法将它穿透,这优异的性能来源于GORE公司的反击力作,Windstopper Active面料。它与GTX Active一脉相承,把3L结构中的内衬层和防风膜合为一体,达成一种更加轻便透气的2.5L结构,其轻量化、舒适性和防护性的综合评分在轻薄款软壳中几乎无出其右。简洁修身的款式让它可以非常灵活地搭配穿着,无论是在下雨时穿在冲锋衣内当中层,还是大热天在速干T恤外面做外层,都非常适宜。

Mammut Ultimate Light.jpg

 Arcteryx Gamma LT Hoody

Gamma系列中的LT Hoody向来是鸟家软壳线上独具特色的一款,即便在鸟和Polartec分道扬镳改用自家面料,软壳口碑有所下降之后,LT仍然保有相当高的评价。这款衣服采用一种被鸟称作Burly double weave的面料,由50%尼龙,43%涤纶,7%氨纶组成,弹性和透气性优良,惊人的高耐磨性是它的得分点。无论是穿越灌木丛,还是在攀岩时和花岗岩做亲密接触,都不会留下伤痕。Backpacker12年大奖款,测试师感叹自己仿佛穿了一件凯夫拉纤维做成的外套,大型兜帽足够容纳头盔,攀岩者的首选软壳。缺点呢也不是没有,就是略逊一筹的防风雨性,而且对于这个级别来说,LT Hoody的重量也不够讨喜,大玩家期望鸟骨头能在下一季的设计中加入与Fortius 1.0的Hybrid来打造更完美的款式。

arcteryx-gamma-lt-hoody-567410.jpg

Westcomb Shift LT Jacket

如果说Outside和Backpacker的双料大奖是衣服完美品质的保证,那么再加上APEX的三料大奖就只能让大玩家尊称一声“神衣。”

前面有介绍过Neoshell面料,而Neo系软壳知名的也有很多,国内被大肆追捧的大象骚衣Gipfelgrat,性价比之王老鼠Zion,TNF轻量化的Jammu,Rab的技术型雪服Stretch Neo,等等,但是把Neoshell面料玩得出神入化的,非Westcomb莫属。原先市面上的Neoshell服装都有一定厚度,多为秋冬款。作为技术控的Westcomb却成功将Neoshell做成超轻面料,Shift LT全重340克,几乎相当于一件超轻冲锋衣,轻薄便携,柔软性也略高于原先的Neo系软壳,再加上面料本身的超高防水透气性…大玩家向来坚持对付不同环境应该用不同的针对性装备,但是这个理论现在似乎被Westcomb抽了个嘴巴。评测师是这么说的:从夏季徒步到冬季滑雪,任何季节的任何运动,它都能干得比那些重三倍的外套更出色。鉴于Shift LT出色的表现,让人不由得想问一个赤果果的问题:“冲锋衣,我还要你干嘛?”

唯一的弱项:只有一个中型胸袋。如果不介意重个100多克,拥有两个大型胸袋的SwitchLT会更加适合高海拔的重装活动。女款同款叫做Fuse LT,对于优秀款式较少的女性装备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

SHIFT lt.jpg

MHW Effusion Power 1/2 zip

MHW多年来一直在软壳方面特立独行,不愿意给三大面料厂商做拎包小弟,自己倒腾出了一堆软壳面料Conduit,Synchro,Airshield Core等等,不过性能都令人比较无语……去年,似乎连MHW家也开了窍。

新款的Effusion Pullover使用了软壳界相当罕见套头款型,似乎在宣告:穿上我你就用不着换衣服了。而事实上,某种程度上它确实有这个资本。Effusion由两种面料拼接,肩膀和躯干部位使用Airshield Active,侧面使用高透气尼龙,整件衣服轻便柔软,弹性出众,就像一件T恤一样简单方便。原先的Airshield是一种防风雨性优秀但透气性低下的面料,一直无所作为,去年MHW推出了新型的Airshield Active升级面料,在透气性上获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叫Active的似乎都很牛?)虽说在户外界目前尚未走红,但是在慢跑圈子里,Effusion已经被人争相传颂,成为风雨天气里跑步的上佳之选,因此大玩家觉得这也是款潜力股.如果你参加的是一两天的短途户外活动,或者想去近郊的山里来一次越野跑,就把那些正儿八经的户外夹克都扔在家里吧,一件Effusion Pullover足以替你独当一面。

MHW Effusion Pullover.jpg

防护型软壳

这类软壳,我把他们定义为以防护为第一要素,耐磨,防风雨,全面均衡,上得了高海拔,扛得住暴风雪。

Mammut Gipfelgrat Light

前面有提到过大象骚衣Gipfelgrat,很骚很高端,但是大玩家却不太喜欢,因为这货太硬太重装,不像件软壳,当年入手把玩了一下就转手了。今年貌似Mammut也看到了这一点,推出了新款Gipfelgrat Light软壳,版型几乎一样,只是把面料由Neoshell换成了WB400。不得不说,这个思路很赞。WB400是Schoeller家的高防护面料,100%防风,并且防水性不俗,几乎能在长时间中雨环境不掉链,弹性在所有高防护面料中首屈一指,是一种舒适性和防护性平衡得很好的面料。Gipfelgrat 系列作为高海拔雪山装备,Neoshell的100%防水性几乎无用武之地,而WB400的特性则充分发挥出来,对付雪地防水性够用,重量更轻,舒适度一流,对于登山家来是确实是新的福音。Mammut Gipfelgrat Light.jpg

Oakley Biozone Jacket

如果要问大玩家今年软壳市场最欣赏哪款新品,那答案既不是大象的两件light也不是众多的Neoshell新款,而是来自于运动眼镜界霸主Oakley的跨次元袭击:Biozone。原先O家的眼镜产品太过耀眼,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他家已经在雪服界浸淫多年。这款全球限量500件的Biozone由Oakley设计团队和多位顶尖户外运动员的合作设计,把body mapping发挥到极致,非常精细地分割出三大区域,一般区域以彪悍的Power Shield Pro为主,在排汗区域拼接Wind pro抓绒,重点部位再辅以Windbloc防风膜强化,设计思路清晰,精密如仪器,真是一款用心之作。这款衣服的设计总监说过一句很霸气的话:“我们的设计只为了满足最顶尖运动员的需求,我们正致力于解决那些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发现的问题。”这让大玩家感触颇深,时代不同了,在这个Stio、Klymit等后起之秀不断杀入市场,Adidas,Oakley等老牌巨头大肆跨界,连Levi‘s都开始做骑行服的时代,“硬壳鸟软壳象便宜货买老鼠”的老思路早已经不起推敲,你永远都无法料到明天的装备市场会发生怎样的革命。

Oakley Biozone Jacket.jpg

 The North Face Alpine Project WS Jacket

这也是一件见证GORE公司东山再起的战衣,Outside&Backpacker双料大奖款。亮点在于轻量+防护的综合评分。和半硬壳的Neoshell相比,它更柔软舒适,和弹性一流的WB400相比,它的防护性小胜半筹,而且更加轻薄。全重不足500克,宽泛的温度适应,如果不是防护性加分高,几乎可以塞进第一类的敏捷型软壳里。这些优异的性能来源于GORE公司新推出的Windstopper X-Fast面料,仍然是3L结构,但是比老面料更轻更透气。原先人们总关注WS这种防风膜软壳面料的透气性缺点,而GTX血统的高防护性一直被人忽略,X-Fast的诞生,证明了防风膜软壳面料还是大有可为的。

小小的遗憾:从13年的眼光来看,版型略显传统,如果在Side Panel部位来一点Hybrid设计,比如配上WS Active或者Dryskin,会是怎样的效果呢?想必很有趣~

TNF Alpine Project WS Jacket.jpg

保暖型软壳

前面提到过,保暖性是软壳超越硬壳的一大特性,在这个分类里,就专门推荐一些性能优秀,并且在保暖性上尤为突出的软壳。

Patagonia Northwall Jacket

一般认为巴塔的软壳只是票友级别,但这话不适用于Northwall这款独具魅力的软壳界长青树。提起冬季高海拔登山,许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这件版型修身用料扎实,胸前两个实用大口袋的经典软壳。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目的性明确:高寒气候恶劣环境下的防护。重装Power Shield Pro耐磨外层,内植厚厚一层R2级别的Thermal Pro Hi-Loft长绒,顶级的透气防护面料与顶级的透气保暖面料正好相得益彰。朴素的版型毫无花巧设计,一切为实用性服务,一如巴塔的品牌气质。再加上5折给力价,真心想好好登几座雪山的朋友,选它肯定错不了。

Patagonia Northwall.jpg

The North Face Polar Hooded Jacket

12年Outside冬季大奖款&APEX大奖款,与Biozone一样,也是一款Body Mapping的杰作。这款软壳的手臂肩膀和帽子部分采用Power ShieldHi-loft保暖软壳面料,躯干和后背采用thermal pro抓绒强化透气,排汗点采用Power Dry加强弹力和排汗,所有设计都围绕着保暖和透气这两个略显矛盾的特性展开。按照Outside评测师的评价:低温环境下出奇暖和,一旦运动起来,高超的透气性在所有保暖软壳中无人能及。

THF Polar Hooded Jacket.jpg
OutdoorResearch Lodestar Jacket

如果觉得Northwall太重装,Polar Hooded防护性又不够强悍,那么我们还有第三选择:Lodestar,12年Outside最佳新款&APEX大奖款(12年真是OR的丰收年)。这款衣服的设计思路很好理解,帽兜、肩部、袖外侧等高防护部位为Power Shield Pro面料,更需要保暖的躯干则由Power Shield Hi-Loft构成,原生PS外层+内侧植绒,一种更轻量透气的保暖软壳面料。打个比方,把一件扎实粗犷的Northwall砍掉头部肩部肘部抓绒,再把躯干部位适当削薄,就成了Lodestar。对于没有太极限需求的朋友们来说,这确实是保暖、防护、轻量三者之间更为精妙的平衡点。(发现没有,Polartec面料统治了保暖型软壳,抓绒血统的先天优势啊)

OR lodestar.jpg

其他:

性价比之选

StoicWelder Lo Softshell

Hi和Lo是Stoic家的哼哈二将,尤其是Lo,在国内应该算得上比尖刀还要普及的软壳了,Power Shield面料根正苗红,Stoic擅长的3D剪裁和激光焊接让它加分不少,真正的杀手锏,不用说还是Stoic的大杀器,折扣。这件全PS面料的带帽款重装软壳曾经在的2折的点位批量出货!2折是什么概念?不要1088不要888,只要388!尼玛一件R1还要400多块钱有木有?这种价格如果在中国市场发售一定会垄断劳保用品市场有木有?一定会成为城管战士的工作服有木有?一定会触犯反倾销法有木有?不过话又说回来,Stoic这种品牌如果真在中国诞生,也一定会被各种税费各种机构扼杀在摇篮中,想到这一点,大玩家又恢复了平和的心态~

Stoic Welder Lo.jpg

收藏玩物

Klattermusen Mithril Kevlar

秘银,北欧神话中的魔法金属,轻若无物又坚韧无比,用于打造精灵和矮人们的传奇护甲。当然,这件攀山鼠的秘银凯夫拉软壳里没有秘银,但是真的有凯夫拉~实打实的防弹纤维与软壳面料混织,这可比GAMMA LT的Kevlar-like彪悍多了,80公里时速下刮擦硬物,衣服可以保持完好无损,当然,这一点Aether等一些其他品牌的专业骑士服也可以做到,但那得算进硬壳的范畴了,这件攀山鼠可是不折不扣柔软透气的软壳喔。全世界只有攀山鼠瑞典一家工厂的一台机器在生产这款衣服,国内保有量相当低,再加上时尚别致的造型,也许算不上户外活动的最优选择,但肯定是装备玩家的收藏小毒物。

Klattermusen Mithril Kevlar.jpg

(本文作者:大玩家 原文来自:http://bbs.8264.com/thread-1805126-1-1.html)
标签:

分享至 /
 
  

  1. 一字眉宽 2014-12-17 00:00 #1

    这个好,认真学习。